法律问答

预付款不退是否属于诈骗?

诈骗
2023-01-08 16:12:1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收取预付款不退,如果采用了虚构或隐瞒事实的方式,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那么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法律分析:预付款不退是不合法的,预付款在合同正常履行的情况下,成为价款的一部分,在合同没有得到履行的情况下,不管是给付一方当事人违约,还是接受方违约,预付款都要原数返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三条 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
    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 要视情节而定。预付款是一种支付手段,其目的是解决合同一方周转资本短缺。预付款不具有保证债的履行的作用,也不能证明合同的成立。收受预付款一方违约,只须返还所收款项,而无须两倍返还。
    此外,法律对预付款的使用有严格限定,当事人不得任意在合同往来中设置预付款项,而对定金则无此限制。
    1.如果收取预付款的时候隐瞒或者伪造了事实,并且目的即为非法占有预付款,那么可能构成诈骗。
    2.如果属于正常的缔约失败,认为责任在对方而不返还预付款的,则属于普通的民事违约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