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的三性指代什么?

抵押担保
2023-01-09 18:33: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三性指的是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由其自己提供相应的证据,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定程序,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核实。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九条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写明证据名称、页数、份数、原件或者复印件以及收到时间等,并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民法理论,证据的“三性”,即:第一, 客观真实性,这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第二, 证据的关联性。
    第三, 证据的合法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指的是,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律依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