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同合同的履行应该如何履行

合同违约纠纷
2023-01-20 11:54: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合同履行就是指合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的情形。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主体姓名、单位和地址;合同标的、标的物数量、标的物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合同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履行方式;合同的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法律规定的其他内容等。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使合同的目的得以实现的行为。对合同义务的履行行为都是合同的履行,但是合同的履行可以分为完全履行和不完全履行,不完全履行就是指,当事人不完全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要求履行合同。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的履行适用以下的原则:
    1、诚实信用原则,这是民法的王冠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诚信履约,尊重合同的约定。
    2、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如果不是因为双方的原因,导致情事发生重大变更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3、适当履行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根据约定的期限、质量和数额等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履行合同的义务。
    4、经济合理原则,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双方当事人应当采取经济合理的方式,以最少的成本完成交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 合同履行的标准:
    1、合同履行主体不仅包括债务人,也包括债权人;
    2、合同的标的是合同债务人必须实施的特定行为,是合同的核心内容,是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所在;
    3、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和债权人接受履行行为的时间;
    4、履行地点是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受领给付的地点,履行地点直接关系到履行的费用和时间;
    5、履行费用是指债务人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一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