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指使他人作伪证犯法吗

刑事辩护
2023-02-03 03:05:4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作伪证犯法,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六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3、客体是司法机关侦查案件的正常秩序;
    4、客观上行为人故意实施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构成伪证罪的行为人作伪证的主要方式包括:
    (1)对案件事实做虚假陈述;
    (2)对有关证据做虚假辨认;
    (3)伪造证据;
    (4)故意做虚假翻译等。伪证者在主观上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伪证者明知其虚假证明、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不利他人或者隐匿重要证据而为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