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小区收取小型电瓶车费用合理吗?

业主维权
2023-02-05 16:16: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小区收取电瓶车停车费合法吗
    1、小区收取电瓶车停车费不合法。停车费中土地使用费部分,应该支付给土地的所有者,也就是享有车场土地使用权的人或者单位,这是其对土地享有收益权能的表现。而停车费中的保管费用部分,则应该支付给对停放车辆进行保管的人或者单位,这是其提供保管服务的对价。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条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二、小区收停车费不合理举报方法有哪些
    1、小区违规收停车费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2、小区收取不合法或高额收取停车费且经协商不赔偿损失的可向当地物业管理部门、物价局或房管局反映;
    3、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进行投诉。
  • 小区收取电瓶车停车费不合法。停车费中土地使用费部分,应该支付给土地的所有者,也就是享有车场土地使用权的人或者单位,这是其对土地享有收益权能的表现。而停车费中的保管费用部分,则应该支付给对停放车辆进行保管的人或者单位,这是其提供保管服务的对价。
    小区收停车费不合理举报方法有哪些
    1、小区违规收停车费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2、小区收取不合法或高额收取停车费且经协商不赔偿损失的可向当地物业管理部门、物价局或房管局反映;
    3、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进行投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条【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条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
    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 一、物业收取电瓶车管理费合理吗
    1、物业收取电瓶车管理费合理。物业公司收取小区电动车充电费是合法的,因为物业公司是合同型企业,对此进行收费也是根据合同的。在电摩进入小区后,物业公司在明显位置指引停放区域,停放区域尽量设置在每栋楼下的闲置空间,符合业主就近停放的习惯。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五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二、物业投诉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纪录投诉具体内容。物业工作人员应当依据客户投诉申请表开展具体的纪录客户投诉的所有内容,例如投诉人姓名、投诉时长、投诉目标、投诉规定等;
    2、分辨投诉是不是创立。在掌握客户投诉的信息之后,还需要明确客户投诉的原因是不是充足,投诉的需要是不是有效。倘若投诉并不成立得话,那么就可以用含蓄的方法回应客户,而且要获得客户的原谅,清除彼此之间的误解;
    3、明确投诉解决责任部门。应当依据客户投诉的具体内容,明确清晰相关的主要审理企业和审理责任人;
    4、责任部门剖析投诉缘故。应当查清客户投诉的具体原因及其导致客户投诉的实际责任人;
    5、公平公正明确提出处理方案。依据客户投诉的具体情况,参考客户的投诉规定,明确提出有效处理投诉的详细计划方案;
    6、递交负责人领导批示。对于客户的投诉难题,相关主管领导应当对投诉的处理方案一一开展举笔,而且要及时的作出批复。随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切有可能的对策,尽可能的去挽留早已发生的损害;
    7、执行处理方案。物业管理应当惩罚立即责任者,还需要通告客户,而且尽早的搜集客户的意见反馈。针对立即责任者和部门主管一个要按照相关的要求作出处罚,随后依据投诉所产生的损害尺寸来扣罚责任人一定百分比的业绩考核或者是资产。针对不妥善处理难题而导致耽误的责任人也应当要追责另一方的相关义务;
    8、总结评价。对此次的投诉处理方式开展汇总和综合考核,而且相关工作员要总结经验经验教训,还需要明确提出改善对策,进而防止相近投诉状况发生。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