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3-03-31 19:31:2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 法律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2%。法律依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
    6.8%,二季度增长
    3.2%,三季度增长
    4.9%,四季度增长
    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
    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
    2.1%。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统计上的概念,不同于居民收入。通俗地讲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从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了缴纳给国家的各项税费,扣除了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比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余下的收入。
    法律依据:《荆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暂行办法》第十条
    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收入。主要包括:
    (一)工资性收入。
    指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等。
    (二)家庭经营净(纯)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
    (四)转移性收入。
    (五)其他应当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