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残疾人监狱是否接受残疾人?视力一级残疾人

2023-04-11 03:52:2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残疾人被判刑后,并没有特殊的规定,只要生活能正常自理,就会送到监狱,具体由本省监狱管理局确定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肢体残疾的人犯罪与正常人负同样的刑事责任,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对精神病人、聋哑人与盲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法律分析:对残疾人量刑一般会从轻、减轻。判下来也可以依规定申请监外执行、保外就医之类。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残疾人犯罪,法院会按照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的规定依法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十七条 监狱应当对交付执行刑罚的罪犯进行身体体检。经体检,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暂不收监: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孩子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对前款所列暂不收监的罪犯,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 残疾人犯法会坐牢。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肢体残疾的人犯罪与正常人负同样的刑事责任,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