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校外培训要交10万风险保证金合理吗?

2023-05-23 19:32: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风险保证金一般合法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例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除专项培训、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等范围以外的风险保证金,属于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第二十三条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一般的培训机构的保证金在5千到一万之间,但也要根据培训机构的规模大小来定保证金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发文献表述,保证金额度和监管要求由各地确定,最低额度不得低于培训机构收取的所有学员单个收费周期(3个月)的费用总额。
    保证金额度实行动态调整,须报教育或其他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要加大对培训收费专用账户的监管力度。
  •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校外培训机构风险提示,请家长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如有机构向您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法律依据:《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加强财务资产管理。探索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适时建立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名单公布制度,教育部门定期在网站公布纳入资金监管范畴的校外培训机构。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
    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如实申报纳税;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出具。
    对于培训对象未完成的培训课程,有关退费事宜严格按双方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