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判决下来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023-05-24 08:41:0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判决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判决后15天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书生效后判决主文规定的履行期限过了,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遗产偿还债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
    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
    二、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流程是什么
    法院强制执行申请的流程如下:
    1、申请。原告向下达判决书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需要一并提交的资料包括有效的法律文书、申请人的身份证等;
    2、审查立案。法院部门通过审核确定符合强制执行条件的,会接受强制执行申请,立案处理;
    3、通知。法院执行组织接到法院的移交执行书后,通知被告人并责令其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判决义务。被告人在执行期限到期后仍未履行的义务的,或者在接到执行通知后,对财产进行转移等逃避执行的,执行员可以立即进行强制执行;
    4、执行。强制执行主要有以下措施:
    (1)强行冻结或划拨被告人的存款;
    (2)强行扣留被告人的工资等收入款项;
    (3)强行对被告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变卖、或者查封、扣押;
    (4)可对被告人强行查询、搜查,确认是否有隐匿财产。

  • 1、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民事判决书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之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一方或双方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二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此时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期限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通知与强制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最好的办法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既然判决下来了,那么等判决生效后,如果被告不按判决执行,原告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请注意,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2年。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