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没有借据,承认借款,但是四年多了,诉讼时效过去了吗?

债务追讨
2023-05-24 11:44: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一般民间借款到期不还的起诉时效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一、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是多久
    1、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是三年。没写日期只是形式要件欠缺,不影响实体部分的,欠条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债权人可以随时主张,诉讼时效从第一次主张之日起3年,一直没有主张的,诉讼时效最长20年。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之日起开始计算。在三年内,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权;超过三年的,对方当事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有哪些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
    3、法律后果不同。
  • 法律分析:诉讼时效为3年,借条超过两年程序上还是可以起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个人借款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债权人超过3年不起诉的,超过诉讼时效后,债权就会失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