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关于医疗过错的司法申请,怎么写啊

2023-05-24 15:32: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申请书的内容包含以下:
    一、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工作单位,职业,住址,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单位名称(要写全称),地址,联系电话。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职务。
    二、申请事项:
    (一)请求对医院医疗过错进行鉴定;
    (二)请求对申请人伤残等级进行鉴定;
    (三)请求对申请人继续治疗康复所需费用进行鉴定。
    三、事实和理由:
    写明事实经过及要求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理由,可分两段写,第一段写事实,第二段写明理由。法律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十七条 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
    司法鉴定协议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委托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情况;
    (二)委托鉴定的事项及用途;
    (三)委托鉴定的要求;
    (四)委托鉴定事项涉及的案件的简要情况;
    (五)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的目录和数量;
    (六)鉴定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
    (七)鉴定费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四、写明落款:包括申请人姓名、时间、法院名称。
  • 法律分析:医疗纠纷赔偿申请书应包含以下内容:写清楚申请人姓名。被申请人医院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职务。申请事项:申请对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医疗纠纷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事实与理由:医疗纠纷的发生的事实经过及相关证据。最后申请人签名,并写清日期。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第四十八条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第四十九条 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医疗过错起诉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原告与被告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当事人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