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去银行银行也查不到是什么原因我的卡就办了一个多月没有给任何人借过信息也完善

信用卡纠纷
2023-05-27 12:14: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银行卡只进不出属于单项冻结,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多次输错密码、涉嫌经济纠纷、存在套现行为、存在逾期欠款等。
    要想知道自己的银行卡为什么会被冻结,应当及时致电银行工作人员或到银行柜台进行查询。
    扩展资料:
    银行卡是指经批准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 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银行卡减少了现金和支票的流通,使银行业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银行卡自动结算系统的运用,使这个无支票、无现金社会的梦想成为现实。
    2017年8月1日起,银行卡年费管理费取消,暂停商业银行部分基础金融服务收费 。
    2019年4月22日,中国银联发布了法律依据:《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
    (2019)》 。
    2020年8月15日,百度公司、百信银行联合中国银联推出国内首款数字银行卡--百度闪付卡 。
    8月31日, 中国银联发布首款数字银行卡银联无界卡。
    注意事项
    1、输入密码时注意用手遮挡,如果发现ATM机的密码防护罩和入卡防护槽有异常情况,为了安全起见,不要使用,同时立即告知银行;
    2、为防范假ATM机的情况,客户应尽量选择有显著标识的自助银行,在银行的录像监控下使用ATM机;
    3、最好将银行卡和身份证分开存放,不要将银行卡转借他人,不要随意泄露银行卡卡号及密码;
    4、刷卡消费 时,不要让银行卡离开视线范围,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拿到签购单及卡片时,核对签购单上的金额是否正确,是否为本人的卡片;
    5、开通手机短信服务,随时掌握账户变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交易,马上致电银行进行挂失;
    6、如果怀疑资金被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并对银行卡账户及时进行挂失。
    7、银行卡不要和手机、电视、音响、微波炉等磁场强的电器放在一起,最好放的远一些。多张银行卡、存折也不要放在一起。
    8、卡与卡之间尽量用纸片隔开,起到间隔作用。
    9、可使用专门的银行卡卡套或防磁卡包。
    同一银行开卡不能超4张
    2015年12月,下发《关于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同一客户在同一机构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不含社保类卡)。
    同时,《通知》还规定同一代理人在同一商业银行代理开卡原则上不得超过3张。代理开立的借记卡,需代理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柜面办理卡片启用后方可使用。
    《通知》还要求,针对已经拥有超过4张借记卡的客户,银行要主动与客户联系核查,发现非本人意愿办理的,应中止服务。

  • 1、可能是信用卡出现过异常交易,比如恶意套现、伪造信息、密码连续错误等,银行卡都有可能被银行冻结。
    2、可透支的银行卡,银行会根据实际偿还能力来给制定透支份额,当透支超出份额银行会立刻冷冻你的银行卡。
    3、司法机关因办案的需要可以向银行申请冰结银行卡,同时海关,税务机关等部门也是有权冻结的。
    4、如果输入密码三次连续出错,银行系统会自动把银行卡密码锁住,与冻结差不多,但不是冻结。24小是过后会自动解除。
    5、银行卡到期没有重新办理新卡的,到期后银行会冻结你的过期银行卡。
    6、银行卡如果被连续挂失多次,被银行方面认为有恶意挂失的嫌疑而予以冻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 银行卡长时间不用,就完全会被银行冻结。如果我们想要重新启用这张银行卡,我们就必须持身份证去该银行的网点,办理激活手续。法律依据:《律师办理民事诉讼案件规范》第十一条 承办律师在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后,应当办理如下事项:
    (一)要求委托人提供诉讼证据复印件、复制件,同时核对原件,并将原件及时交还委托人妥善保管;收取原件的,要制作证物清单,由委托人、律师签字附卷。
    (二)应当向委托人解释和讨论本案如下事项:
    1、案件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管辖;
    2、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及其相关规定;
    3、诉讼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4、与案件有关的法律规定;
    5、委托人已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其诉讼请求是否有相关证据或证据线索支持;
    6、诉讼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7、被告是否反诉,如反诉或有反诉可能,反诉的事实与理由;
    8、是否有申请回避的事实、理由和必要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