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在公司工作了七年,公司不要求我赔偿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5-31 11:24: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公司不给赔偿金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 公司不给赔偿金,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相应的材料。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诉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被申诉人的情况;申诉请求和事实根据委托代理人的资格及代理权限等提交材料后,开庭审理,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
    对于裁决书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
    公司不给赔偿金的情况如下:
    1、试用期内因为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被辞退的;
    2、员工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而被辞退的;
    3、工作过程中,员工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的行为;
    4、给单位造成了重大利益损失而被辞退的;
    5、员工在外兼职,对本职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或者在单位提出之后不予改正从而被辞退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出了工伤事故,公司不赔偿的维权步骤:
    1、先申请工伤认定,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2、等工伤认定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3、单位不承认工伤时,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证明的责任。
    如用人单位没有有力证明的,应当承认工伤;
    4、能协商就双方协商;
    5、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双方协商不了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不再向法院起诉的裁决结果应当服从;
    6、向法院进行起诉。
    受害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