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医疗纠纷私了要注意哪些问题

医疗事故纠纷
2023-05-31 13:42: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医疗纠纷私了协议如果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依法成立的有效。医患双方在专门场所进行协商后,就事故等级和赔偿数额达成一致的,应当订立协议书,按照约定履行。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患者与医疗机构“私了”有以下好处和弊端:“公了”途径有耗时长、成本高、取证困难、鉴定机构不中立、诉讼风险。“私了”对专业知识要求低,更简便快捷。但解决过程中双方缺乏信任、信息不对称,有可能会掩盖事实真相且公平正义得不到彰显。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下面我将针对医疗纠纷的防范问题,为大家做简单分析: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外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总的来说,也即是发生医疗损害后果以及当事人之间因此而产生的纠纷问题。
    所以,对于医疗纠纷的防范,也即是以上这两点问题的防范问题。首先,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做到认真负责,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患者及其家属也应当积极配合,如此以避免相关医疗损害事实的发生,才是从源头上对医疗纠纷的预防。
    其次,在医疗损害后果发生后,医患双方应当积极沟通,各方依据自身过错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协商解决,如此才能减少分歧,不至于产生纠纷。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