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同纠纷仲裁怎么处理

劳动仲裁
2023-06-01 04:36:1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因为合同纠纷被仲裁的,当事人要及时搜集证据,积极参与仲裁程序。自己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可以进行答辩,对对方的仲裁请求进行反驳,并且提供相关证据。被仲裁之后,如果自己不去的,不利后果会由自己承担,所以需要积极参与仲裁程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 合同纠纷仲裁的流程如下:
    1、一方当事人将发生的合同争议依法请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2、仲裁委员会受理后,根据当事人选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3、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参加下,对仲裁请求进行实体审理;
    4、最终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作出裁断。法律依据:《仲裁法》第二十四条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五十一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 合同仲裁注意事项:
    1、仲裁条款需要具体明确。主要是仲裁机构、仲裁条件、仲裁时间等;
    2、合同中约定了一个以上的仲裁机构,可能会增加协议双方对仲裁机构选择的纠纷;
    3、合同既约定了仲裁条款,又有诉讼约定的,仲裁条款不具有终局性。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二百七十一条
    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百七十三条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