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11.4买一款商品花134元,今天降到99元,我是否可以要求补差价?

消费者维权
2023-06-02 10:54: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按实际情况,补差价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是卖家自行作出的承诺,所以,对于补差价,请自行与卖家进行沟通协商确定。承诺降价补差价是开发商的营销手段而已,主动补差价是开发商欲取信于潜在客户。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度。
    倘若经营者与消费者明确约定更大力度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不违反立法本意。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规定,降价是卖家的权利,补差价的说法找不到任何法律依据的,只要是卖家喜欢,把价格调成0元,东西免费送,消费者也没有权利干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但是如果消费者不喜欢,可以在7天内全额退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
    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 消费者协会并没有类似在购买之后出现价格降低,就必须要补差价的相关规定。目前是否退差价由交易双方自由协商,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可以先看看详情页当中看看是不是有保价情况,这样就能够确保自己的享受到权益。
    同时补差价也只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的话,也是不能够享受到相关权益的,一旦发现相关的情况之后,就可以在后台订单详情页的入口上面进行价保申请,从而保证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