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异地就医直接报销多还是回当地多

社会保险
2023-06-02 18:04: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异地就医能否报销以及报销的比例通常由以下要素决定:
    1、异地就医的途径:是因病情的转诊就医、或是在外地长期居住的安置就医、或是急诊就医。不同的就医途径,会有不同的申请要求。
    2、异地就医的告知:是否按照当地医保中心或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及时告知异地就医。如果未及时告知,比例会有10%到30%的下降,甚至完全不能报销。
    3、异地医院的级别。一般大家会选择三级医院就医,报销比例低于社区医院,起付线也有可能提高。只有在定点医院的住院(急诊除外)才可以报销。法律依据: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4年,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区内就医直接结算,规范和建立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2015年,基本实现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2016年,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意见》要求,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在居住地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原则上执行居住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包括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支付限额,原则上执行参保地规定的本地就医标准,不按照转外就医支付比例执行。经本人申请,可以将个人账户资金划转给个人,供门诊就医、购药时使用。
    实施医保异地结算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与公民的生活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体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并不会在本地的医疗机构进行医保报销,就导致了医保报销过程中的结算困难。但实行医保异地结算后,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外地的医保进行直接报销,提升了医保报销效率。
  •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在异地就医,办理审批手续可以异地报销,没有先办理审批手续的,只能限于急诊急救情况,才可以报销的。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
    三、规范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各省要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建立完善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支持省内统筹地区之间就医人员信息、医疗服务数据以及费用结算数据等信息的交换,并通过平台开展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各统筹地区医疗保险政策的指导,按照国家要求建立统一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信息标准库,完善与异地就医相关的结算办法和经办流程。要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建立并维护支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数据库。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应向社会公布。异地就医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执行参保地政策。各统筹地区要建立规范的异地就医报送办法。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经同意异地就医后,参保地经办机构应将人员信息通过省级平台传送给就医地经办机构。就医地经办机构负责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经办服务,对相关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管,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如实传送给参保地经办机构。
  • 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为如果就医费用为3000元报销88%,3000-5000元报销90%,5000-10000元报销92%,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内的报销95%,其中乙类药品按80%,贵重药品按70%,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的按70%报销。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