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劳动法中离职前。12个月的工资包括什么

讨薪
2023-06-05 09:26: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就是说,这个月工资不是指你某一个月的工资,而是你在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月收入。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用你离职前12个月的总收入,来除以12个月,从而得到这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法律分析: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就是说,这个月工资不是指你某一个月的工资,而是你在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月收入。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用你离职前12个月的总收入,来除以12个月,从而得到这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法》中的工资包括下列内容:劳动者的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三条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