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什么区别?

刑事辩护
2023-06-06 21:26: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如下:
    1、程序意义不同:犯罪嫌疑人,指的是在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以及审查起诉阶段中,对犯罪人的称谓;被告人,指的是公诉案件又或者是自诉案件的审判阶段中,对犯罪人的称谓。
    2、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享有的权利不同:犯罪嫌疑人有委托辩护人、拒绝回答侦查人员提出的与案件无关的问题等权利;被告人有参加法庭调查,进行证据质证等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 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的区别有以下的3点:
    1、在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同一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称谓;
    2、在刑事侦查至提起公诉前,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将都称其为犯罪嫌疑人;
    3、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时起,也就是检察院向法院递交的起诉书上,开始将其称为被告人,在法院审理时也叫做被告人。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第一百九十七条 讯问犯罪嫌疑人一般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查明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籍贯、身份证号码、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职务、住所、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属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告知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权利,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律师辩护,告知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事实或者无罪的辩解,应当允许其连贯陈述。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将对讯问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告知情况应当在录音、录像中予以反映,并记明笔录。
    讯问时,对犯罪嫌疑人提出的辩解要认真查核。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供述。
  • 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区别:
    1、犯罪嫌疑人存在于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以及审查起诉阶段,而被告人存在于公诉案件和自述案件,并且都在审判阶段;
    2、有些案件在侦查以及审查之后,对犯罪嫌疑人将不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不会转变成被告人;
    3、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主要有参加法庭调查,以及进行证据质证的权利。而犯罪嫌疑人可委托辩护人,并且可以拒绝回答提出与案件无关的问题。
    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侦查阶段一般办案机关为公安机关,有些类型案件如贪污受贿案件等为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机关为检察机关。
    被告人,是在审判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办案机关为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规定如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规定如下:
    (一)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二)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三)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四)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