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民事诉讼的规定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2023-06-08 09:56: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规定的是法院审理、执行民事案件的相关程序等内容;而民法典是实体法,规定的是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义务等内容;民事诉讼法第236条规定的内容在民法典第509条、第577条有类似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民事诉讼要符合以下条件:
    1、起诉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其他条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民事诉讼有如下特征:
    (一)民事诉讼具有公权性
    民事诉讼是以司法方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是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
    (二)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
    强制性是公权力的重要属性。
    民事诉讼的强制性既表现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执行上。
    (三)民事诉讼具有程序性
    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性:
    1、强制性。强制性是公权力的重要属性。
    2、公权性。
    3、程序性。
    4、特定性。民事诉讼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它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5、自由性。
    6、规范性与正当性。
    民事诉讼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诉讼活动,无论是法院还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都需要按照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设定的程序实施诉讼行为,违反诉讼程序常常会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