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什么,如何确定刑事责任

2023-06-08 15:30:5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有以下几种: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认为不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不负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不构成犯罪。
    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标准是:
    1、不满14周岁的人,处于完全无刑事行为能力阶段;不对任何刑事罪行负责;
    2、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处于相对刑事行为能力阶段,只对自己实施的一些严重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七条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4、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一、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1、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如下:
    (1)案件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险性及危害后果不大,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
    (2)符合特赦令的范围从而免除刑罚的;
    (3)犯罪行为已经过了追诉时效的;
    (4)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从而不具有立案条件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的,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6)其他法律规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符合以上数条规定之一的,即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怎么区分
    1、民事责任重在补偿性,而刑事责任重在惩罚性。民事责任的前提是有损害发生,而刑事责任不论伤害与否,均承担惩罚性责任;
    2、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而刑事责任主要是剥夺人身自由,甚至生命;
    3、构成的主观要件不同。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和对于民事责任的影响程度不同。由于刑事责任重在惩罚,因此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的影响非常大,而民事责任主要是补偿性,但相较于刑事责任要轻得多,主要看它给他人带来的损害有多大,若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就要承担巨大的民事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