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假如小孩拿了别人的东西报警了怎么办?

刑事辩护
2023-06-08 18:02: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报警了,盗窃行为已经成立,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 1、看到孩子偷东西家长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要和孩子明确的说清楚,不能让孩子有侥幸的心理,以为大人不知道。因此,要和孩子进行详细的沟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心里面的各种想法也是比较多的,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让孩子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体会丢了东西会是多么着急,并鼓励孩子及时归还物品。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或是食品,家长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分享欲,这样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并养成尊重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习惯。


    3、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太苛刻,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不给买,其实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能,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也是孩子快乐成长必须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好拿别人的。因此,家长要适当的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 未经别人的允许就拿了对方的东西,导致对方报警,这种情况下要视情节而定,看是否属于盗窃。构成盗窃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达不到盗窃罪标准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行政拘留并罚款。
    实际中,如是误拿的,尽可能在警方的协调下,协商解决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