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农村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比例是多少?

2023-06-16 06:12:1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条件如下:
    1、参加了当年的新农合;
    2、当年新农合基金结余较多,地方上出台二次报效政策;
    3、医疗费用达到起付标准,起付标准以上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一般分等级报销;
    4、必须是一次性医疗费用达到起付线,多次医疗不能合为一次。
    根据法律依据:《辽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第十七条
    基金的使用
    (一)补偿范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于参合农民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医药费的补偿。
    (二)补偿标准。对参合农民就医所发生的医药费实行分段、分类补偿,并设封顶线。
    1.门诊费。
    在乡级和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补偿比例为:100元以下补偿15%,101元至200元补偿10%,201元以上补偿5%。
    2.住院费。对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补偿设起付线和封顶线。
    起付线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200元/次,县级定点医疗机构300元/次,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500元/次。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条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进一步放大保障效用,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
    开展这项工作,是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动,并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的比例每个地区不一样。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金额”以上、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条法律依据:《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条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条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进一步放大保障效用,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
    开展这项工作,是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动,并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 法律分析:新农合二次报销的条件如下:
    1、参加了当年的新农合;
    2、当年新农合基金结余较多,地方上出台二次报效政策,文件一般是第二年年初出台;
    3、医疗费用达到起付标准,(具体多少看地方文件要求)起付标准以上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一般分等级报销;
    4、理论上必须是一次性医疗费用达到起付线,多次医疗不能合为一次.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对目前医保的补充,对群众因重大疾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灾难性支出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为了尽量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市政府决定这一新政不设封顶线,使大病患者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得一些补偿,减轻个人和家庭负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者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