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一月有两天休假发工资应该是按照30天来算的还是28天算的?

讨薪
2023-06-16 11:08: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当月的天数是30天,则月薪工资按30天算是对的。如果有31天的,则双方可以约定按31天算,或者按每个月的实际计薪天数来算。法律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
    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
    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第二条
    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
    21.75天。
  • 国家规定工资的发放时间是按月发放,具体发放时间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工资不是按22天或是30天算,而是按
    21.75天计算,
    21.75天仅用于计算工资基数,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
    21.75天。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