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协议到期后债务人失踪诉讼时效中止还是中断

债务追讨
2023-06-17 15:56: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欠款诉讼时效的中止,是债权人在其诉讼失效的最后六个月中因为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法定原因让债权人无法使用权利,诉讼时效暂停计算,当中止的原因结束之后,诉讼时效继续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 诉讼时效届满的,可以要求债务方补开以前曾索要款的证明,或者寻觅其他可以证明以前曾经发生过诉讼时效中断、现在仍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文字资料。如果确实存在法定中止或者中断事由,可以申请重新计算。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债务追讨期限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存在法定中断事由的,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的事由消失起重新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