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18岁以下的犯罪记录是否应封存

2023-06-19 10:54:1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有:
    1、是犯罪主体犯罪时不满18岁,即使诉讼过程中如审判时已满18岁,只要犯罪时不满18周岁,仍应当实施犯罪记录封存;
    2、是最终受到追究的刑事责任限于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具体包括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附加刑等。
    犯罪记录封存有哪些后果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记录一旦封存,即会产生如下法律效果:
    1、未成年罪犯即免除向有关机构、单位报告的义务;
    2、办案机关则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3、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查询后,也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情况予以保密,不得泄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 法律分析: 刑事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任何时间都可以在公安机关系统网内查询到。但未成年人犯罪,且判刑时间在五年以下的,实施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除办案需要外,不得对外查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 法律分析:
    1、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
    2、犯罪记录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3、执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可以作为工作记录予以保存。法律依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 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切实帮助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际,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执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可以作为工作记录予以保存。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