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我发布了我的照片,散布了谣言,影响了我的生活

名誉毁谤
2023-06-20 17:40:3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对于散布谣言的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受害人可以请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尚未构罪的,予以行政处罚;构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一般根据谣言对社会影响程度划分责任轻重。如果散布的谣言,对社会秩序影响较大可训诫或拘留,比如说谎报险情、疫情等让社会大众产生了恐慌心理或惧怕情绪等。

    法律分析

    传播谣言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别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别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相关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别的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别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别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 网络谣言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对受害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其他人格权利进行了侵害;散播谣言的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