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以高薪诱骗工作,不给工资是诈骗吗?

讨薪
2023-06-21 01:34: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老板欺骗员工工资可能涉及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不属于诈骗。
    1、劳动者以欺骗的手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报酬;
    3、劳动者如果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4、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一方需要先去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去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
    但是,使用假冒的毕业证进行诈骗活动,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 法律分析: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被骗了,因为一般找工作是不需要花钱的,通过正规的途径寻找工作,会在符合工作条件的情况下按照正规流程通知上班。首先,确定一下收钱的人具体是干什么的,是否有能力去帮忙找到工作,还是说以为别人找工作以欺诈的手段非法占有财物,如果是被骗则应当保存好所有相关的物品、资料、联系方式等,向公安机关立即报警。
    公安机关立案后,能够明确诈骗分子身份的,并且诈骗分子有足够的可执行财产,钱能够追回来;其次,如果是在职业中介机构被骗,建议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诉讼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