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洗了不到1万元怎么判断?

诈骗
2023-06-23 05:58: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真的不知情,不涉嫌洗钱罪,因为洗钱罪行为人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为犯罪违法所得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为利益而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4、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
    5、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
    6、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洗钱罪会如何处罚: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 洗钱罪的主观构成方面要求是当事人故意,因此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洗钱是不构成犯罪的,但是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自己不知情。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反馈案件其他相关人员的情况,收集证据。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
  • 帮别人洗钱不知道洗了多少的情况判刑规定是:行为人只要有洗钱行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法定行为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