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签订购房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房屋买卖
2023-06-24 07:5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签订购房合同规避风险的方法:购房合同中必须有开发商签字盖章,不得是该楼盘当时的代理商或者房屋交易中介机构;购房合同的损失赔偿额或违约金要规定明确;产生纠纷的处理方法的条款要协商一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 签订购房合同应当写明购房者、售房者的身份信息;房屋的状况信息;房屋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质量标准承诺;办理产权登记的有关事宜;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交付使用条件和日期;违约责任等。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八)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九)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十)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十一)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二)违约责任;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 购房时会遇到的法律风险通常有:
    1、合同的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不真实;
    3、合同不合法;
    4、出卖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房屋;
    5、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的预售许可证明等风险。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第六条
    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条件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