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怎样算

2023-06-26 13:02:3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国家建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   
    一、城乡养老保险领取标准如下: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参保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二、目前我国并未统一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由各省市自行规定缴费标准。
      例如陕西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其缴费标准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等12个档次,城乡居民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再例如北京市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上限为9000元,最低缴费标准为1000元。如需了解本地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请拨打本地社保局服务热线12333或前往村居委会进行咨询。
      
    三、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般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不同城市缴费标准不同,补贴标准也不同。例如深圳居民养老保险实行按年缴费,设置10个缴费档次,一至十档分别为:每年120元、240元、360元、480元、600元、960元、1200元、1800元、2400元、360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 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是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总额÷计发月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