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公开宣判是什么,审判是什么,公开宣判的特点是什么

刑事辩护
2023-07-03 14:40:3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公开宣判的原则是法院审理案件、宣告判决都应当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在庭旁听、新闻记者采访报导。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原则的意义:
    1、有利于保证审判质量,保障审判的公正性;
    2、增强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坚强法制宣传和意识。公开审判原则内容:
    1.审理[过程]公开、存在部分案件不公开审理的例外。
    2.判决一律公开:指审理的结果公开[公开宣告]。A.公开判决的内容;B.公开判决的理由、依据。
    3.法庭评议一律不公开。
    4.公开对象:A.向当事人公开:要求开庭审理、不得书面审理。B.向社会公开:允许公民在场旁听审判过程、允许新闻记者向社会公开报道。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六十八、 第一百一十一条改为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 一、公开审判是什么
    1、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和判决的宣告,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界依法公开采访、公开报道。也就是说,法院开庭审判案件,除休庭评议这个程序是秘密进行的以外,其他审判程序即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判决的宣告,均公开进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二、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为:
    1、公开审判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了解案件的审理活动,并且对案件的审理活动进行监督,使案件的审理活动依法有序进行;
    2、公开审判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
    3、公开审判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
    4、公开审判是当事人行使诉权的结果;
    5、公开审判有利于在社会上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具体案件的公开审理,能够使旁听群众生动、形象地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广大群众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尤其是对一些影响大的案件进行现场电视转播,社会效果更为明显。
  • 审判公开宣判制度的意义主要表现有审判公开宣判是对司法判决有公正性、公开性的呈现;审判公开宣判是树立司法的权威性的重要方式;审判公开宣判是满足公民知情权的必要措施。
    《宪法》第一百三十条法律依据:《宪法》第一百三十条
    《宪法》第一百三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