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虚拟化财产被破坏,请问有多少损失可以立案

财产损害赔偿
2023-07-06 15:34: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只要个人财产受到侵害而遭受损失,都可以向派出所报案,数额较小的是行政案件,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的,嫌疑人构成犯罪。要看具体案由是什么,盗窃、侵占、故意损坏财物、诈骗立案标准都不一样,一般是5000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条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对于损坏他人财物,涉嫌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案件,公安机关的立案追诉标准的金额为五千元。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出台的司法解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第三十三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法律分析:虽然虚拟财产并未像有形财产那样,被《刑法》等法典正式列为受保护的对象,盗窃号码等虚拟财产缺乏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但网络时代的虚拟财产犯罪,和现实财产无实质区别。盗窃虚假财产同样是为了牟利,普通的盗窃方法是侵入他人的住宅和口袋,盗窃虚拟财产犯罪是成功侵入他人的电脑。
    嫌疑人盗窃您的虚拟财产再通过倒卖,就可获取数十万元非法利益。由此可见,虚拟财产的价值在本质上与有形财产并无不同根据《刑法》规定的诈骗罪,一般是三千元以上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