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在一家公司辞职9个月,还在报税吗?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7-07 08:16:5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申报。
    正常情况下辞职后就无需申报个税,如还有其它收入在个税征税范围内,需要自行申报。对于离职的员工企业在申报完该员工所属期间取得的工资后,不应该再继续申报,对于该类员工,企业应该及时在自然人申报管理系统里面,将该员工的信息进行调整,输入离职日期等信息,并将该员工改为非正常。
    下次申报时,该员工就不会显示在里面了。
    纳税人在取劳务报酬所得时,应在规定的纳税限期内在规定的纳税地点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填报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月份申报表》。
    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进行自行申报。需要带身份证及复印件,在地税服务窗口填写了基础信息登记表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 法律分析:可以,离职后原公司仍申报个税处理。如果员工离职后,原单位仍为其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区分情况处理:如果是单位补发工资收入并申报个税,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处理。
    如果是未取得收入,而原单位进行虚假申报的,可以删除或申诉这笔申报信息。申诉或删除后,在网络申报时,这笔收入将不会纳入年度汇算。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 法律分析:员工离职之后不可以立刻做人员离职处理,需要在申报完当月工资以后,次月再做员工离职处理。员工离职工资发完以后,需要在个税申报系统上的人员数据采集模块找到离职员工,将员工状态改为非正常,并填写员工辞职的日期,保存后上传。
    上传成功以后,离职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也就处理完成了。以上就是员工离职了如何申报个税相关内容。
    员工离职以后不能立马做人员离职处理,要在申报完当月工资之后下月再做人员离职处理。
    人员离职工资发放完之后,需要在个税申报系统上在人员信息采集模块找到离职人员,双击打开,将人员状态由正常改为非正常并填写人员离职的日期,保存,进行上传。上传成功之后,离职人员的个税处理就完成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