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被同学网络暴力了怎么办?

名誉毁谤
2023-07-09 15:28: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学生受到网络暴力应该及时与父母师长沟通,寻求帮助。父母可在区分该行为的性质基础上实施相应行为。如该网络暴力行为构成侵权的,可及时通知网络服务提供商删除相关侵权信息。
    如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可以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提起刑事自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 孩子遇到校园暴力应这样处理:
    1、与行为人协商,告知其行为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如果对方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则此事结案。
    2、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治安违法或刑事责任。
    3、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因生命、身体、健康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 校园暴力可能会产生以下危害:使被欺负者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知,自尊较低,缺乏自信;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容易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法律依据:《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第三条第
    一、二款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
    各地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学生欺凌治理工作,妥善处理学生欺凌重大事件,正确引导媒体和网络舆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重点抓好校园内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各部门要加强协作,综合治理,做好校园外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