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需要纳税吗?

合伙企业
2023-07-10 12:34: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个体工商户需要交税。个体工商户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个体工商户需要缴税,主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两种。附加税根据增值税来计算的,印花税及其他税种根据企业实际发生情况判断是否缴纳。个体户一般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办法由税务部门确定。
    一、个人所得税缴纳
    1、个体工商户的个税缴税分为两种:查账征收和定期定额征收。
    2、查账征收税款适用条件:账证件全、核算准;
    定期定额征收适用条件: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的,实行核定征收。
    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法律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及国令第70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由于个体户生产经营规模多数相对较小、财务核算水平及基础相对较低,目前基层税务机关对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大多还是采取核定征税的管理方式,查账征税比例相对较低。
    因此该计税办法目前仅适用于实行查账征税的个体户。
    4、对于查账征收的个体户,个人所得税按照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实行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纳税。
    2019年费用扣除标准上调,且可以扣除加计扣除项。
    这个主要是针对查账征收的情况。之前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月,现在因为个税的免征额也上调,所以个体户扣除标准随之变成了5000元/月。此外今年个税中新增加的6项专项附加扣除,在个体户计算生产经营所得的时候,也是适用的。
    5、对于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户,税务机关会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给企业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不超过这个额度的,就按照这个额度来交税,超过了,就按照实际的额度来交税。
    6、自2019年4月1日起,金税三期国地税系统并库以后,系统取消了定期定额征收模块,因此所有个体户都将陆续由定期定额征收改为查账征收,故个体户初始就要规范入账。
    二、增值税缴纳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增值税按不含税销售额依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故个体户如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
    2、2019年增值税起征点上调:以前是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的免征,现在提高到10万元。这个政策是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如果个体户属小规模纳税人则可适用。且个体户必须是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如果开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下家可以抵扣,所以销售环节就不免征。
    3、个体户在增值税上一般属于小型微利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增值税税收减免政策,最新公告:每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 , 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的免征增值税。
    三、个体户主要税收优惠政策:
    1、对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本人从事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报经市县地方税务局批准,给予减征50%-90%个人所得税的照顾。
    2、个体户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点损失的,其生产经营所得,经市县地方税务局确定,可在1-3年内给予适当减征个人所得税的照顾。
    3、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家庭手工业的,经地税部门审核批准,可免征个人所得税1年。
    城镇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可以比照执行。
    4、其他具体事项等可咨询当地工商税务部门。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www.gov.cn
    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公报第12期 www.chinatax.com.cn
    搜狗百科-个体工商户纳税
  • 需要交税
    个体工商户,简称个体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指以个人财产或者家庭财产作为经营资本,依法经核准登记,并在法定的范围内从事非农业的工商经营活动的个体经营者。法律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2条第1款规定:“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纳税是指个体工商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正确建立账簿,准确进行核算。对账证件全、核算准确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查账征收的税款;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