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未经公证,个人签订的合伙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伙企业
2023-07-11 08:05:3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个人签订的合伙协议没有公证,但符合下列要件的,存在法律效力:各合伙人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法;遵守公序良俗;不损害集体的、社会的、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百六十七条
    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第九百六十八条
    合伙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
  • 个人签订的合伙协议没有公证有法律效力。订立与履行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公证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法律效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即为有效。
    法律依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 个人依法签订的合伙协议没有公证存在具有法律效力。我国法律没有要求合伙协议必须经过公证,公证只是加强合同的证明效力,并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规定,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
    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