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签了合同,但不给合同,能仲裁吗?

合同违约纠纷
2023-07-11 08:28: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合法的劳动关系。公司不给劳动合同是可以申请仲裁的。涉及劳动报酬的争议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须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仲裁部门领取、填写、并提交申请书。
    申请书要写明争议时间、事实和理由。并注明填写日期、本人通信地址,字迹工整、文字简练。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 合同有约定仲裁的,不仲裁不可以起诉。发生合同纠纷时,对于未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对于仲裁裁决结果不服的,方可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 合同有约定仲裁的,不仲裁不可以起诉。发生合同纠纷时,对于未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对于仲裁裁决结果不服的,方可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并慧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脊答绝调解的除野毁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