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老板拖欠工资,离职三个月了还未发,信息也直接不回,想咨询一下劳动仲裁大概怎么样的

讨薪
2023-07-11 14:24:1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后拖欠工资不发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者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劳动争议中,仲裁一般是诉讼的前置程序。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在取得仲裁书的15天内到法院起诉。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劳动者要对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申请劳动仲裁的,需要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内及时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或者口头的仲裁申请,提交本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和其他能证明本人主张的证据资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