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企业销售假药,销售不知情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将受到哪些惩罚?

刑事辩护
2023-07-15 21:24: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销售假药罪不知情也是需要处罚的,只不过说可能并不是追究刑事责任。生产销售假药罪刑侦规定是由公安机关对此进行立案侦查,销售假药,应当首先达到该案的立案标准,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再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结合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定罪量刑。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对于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根据法律依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规定的精神,应按处罚较重的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
    这符合前述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界限:犯罪对象不同:一个是假药,一个是劣药。犯罪形态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而生产、销售劣药罪是实害犯,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方构成犯罪。
    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关键是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是否足以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实践中对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判断,一般来说应依赖于对假药这种物质和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事实判断。
    例如对假药的成分、性质、效用的医学鉴定以及对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推断。对于虽属假药,但对人体健康不一定产生严重危害的情况,需进行具体鉴定,若药品本身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当然不能认定为构成本罪;若药品本身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当然应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
  • 构成销售假药罪的条件有: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
    3、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4、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销售假药罪的犯罪构成有: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权利;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药的行为;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的心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