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果法院不强制执行欠款,法院该怎么办?

2023-07-19 16:20:4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院怎么强制执行欠款要根据金额大小不同情况而定。
    在我们国家的具体法律规定而言,债务人不履行法院的判决,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只执行,对法院而言,小金额的强制执行有以下手段,首先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其次是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若被申请人还有财产,法院可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若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中止执行,待被申请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恢复执行。
    法院欠款的强制执行程序方式如下:
    1、申请;
    2、法院受理;
    3、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5、采取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欠钱不还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如下:
    1、民事判决或者裁定已生效;
    2、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或裁定,另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4、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 法院强制执行时,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可以向法院提出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据,这种情况下,法院不会拘留,更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这里的“确实没有能力”,是指完全没有能力履行。
    如果有部分履行能力,也应当部分履行、分期履行。否则,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的司法强制措施。例如:本来欠款1000元,现在收入只有500元,生活费需要400元,那么,剩余的100元是要用来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义务,否则,即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
    如果确实是属于无能力偿还债务的,一般不会被判刑。但是,如果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要被判刑的。
    也就是说,不会因为没有钱执行而被判刑。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