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两个人打架,发生了冲突,之后报警,两个人都受了伤,如果要立案,多久有用

暴力伤害
2019-05-31 02:30:41
律师解答共有2条
  • 造成轻伤就构成故意伤害罪了,属于自诉案件,即公安局可以起诉,公安局也可以让双方协商,赔钱了事。老板如果不原谅,非得让员工被判刑,员工也没办法。判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判刑时的轻重根据认罪态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判断。刑事拘留后3日内提请批准逮捕,可以延长4日,检察院7日内作出逮捕的决定,逮捕后24小时内会通知家属或单位,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2个月,然后到检察院程序,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1个月,然后就到法院程序,法院收到案件后10天后才能开庭,1个月之内审结
  •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  立案程序,是立案阶段各种诉讼活动的程式、次序和形式。立案程序主要包括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对材料的审查和审查后的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延伸:  刑事诉讼法把立案规定为刑事诉讼的开始和必经程序,对于保证刑事诉讼的正确进行以及刑事诉讼法任务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  对于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公安司法机关正确、及时地作出立案决定,并不失时机地开展侦查或调查活动,就可以及时揭露、证实和惩罚犯罪,有效地同犯罪分子做斗争。因此,正确地运用和执行立案程序,能够保证一切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及时地受到应有的刑事追究。  
    (二)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正确、及时地立案,是对犯罪行为的受害单位或公民控告犯罪的正义要求的支持,是对他们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同时,正确执行立案程序,严格把握立案的法定条件,可以保证无辜的公民不受刑事追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立案是准确评价社会治安形势和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立案是司法统计的重要内容。正确地执行立案程序,就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刑事案件的发案情况,分析研究某地某时犯罪的动向、特点和规律,总结工作经验,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更有效地同犯罪行为做斗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