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多长时间可以消除征信逾期记录?

网络借贷纠纷
2023-07-23 14:32:4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严重的贷款逾期记录5年才能消除,但是一些非故意的逾期,根据对应情况消除。法律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下面本文将带你了解一下具体逾期标准。
    逾期1天
    如果你办理了一张没有容时容差功能的信用卡,一定要记得及时还款,如若不然,逾期1天银行就会对你进行罚息处罚,并会上传逾期记录到个人征信系统,在个人征信报告中会被标记为“1”(标记释义附后),你会收到催收短信和催收电话。
    但如果及时还款,下个月还款记录会被标记为正常还款:“N”(标记释义附后)。
    逾期1-3天(容时逾期)
    容时指在信用卡还款日到期当天,持卡人没有按时还款,银行会再给持卡人一个宽限期,一般为3天。
    容差指到期还款后,持卡人未足额还款,未还款金额小于或者等于银行规定的一定金额时,应该视同全额还款,这部分未还款金额自动记入下期账单。当期应还宽限差额一般为10元。
    如果你拥有一张容时容差功能的信用卡,千万别担心,仅仅逾期1天,大部分银行会认为你是忘记了还款,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所以如果忘记还信用卡,还款宽限天数内及时补救,银行还是会视作你是正常还款。
    一旦逾期超过还款宽限天数,你将被收取逾期产生的所有息费(如果还款宽限天数为3天,在3天内还款视作正常还款,不产生息费,但是在第4天还款将从银行记账日起收取息费)。
    所以要注意一点,在办卡之前需要了解所办信用卡的权益,是否享有容时容差功能。
    逾期91天
    如果你连续逾期91天或以上,在征信中会被标记为“4”(标记释义附后),这个时间银行会认为你是故意拖欠不还。
    这不仅会被银行拉进黑名单,视作恶意贷款,还很有可能被法院拉进失信人黑名单。在工作、生活、出行、住宿、融资等各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限制出入境;限制某些驾驶行为;冻结驾驶证、限制驾驶证年检;限制高消费行为等各项处罚措施
  • 法律分析:可以消除的。 个人征信逾期记录是不可以主动消除的,不过,根据规定,征信机构对采集的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不得超过5年,一般来说,个人征信逾期记录5年之后就会被新的征信记录覆盖。
    要注意的是,这个5年是从逾期欠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的,而不是指逾期记录产生之日后的5年。 如果个人征信有逾期记录,也不要太着急,如果不是很多次的逾期记录,一般影响不是很大,而且银行比较看重近两年的征信,只要近两年没有逾期还是可以申请贷款或者信用卡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法律分析:可以消除的。 个人征信逾期记录是不可以主动消除的,不过,根据规定,征信机构对采集的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不得超过5年,一般来说,个人征信逾期记录5年之后就会被新的征信记录覆盖。
    要注意的是,这个5年是从逾期欠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的,而不是指逾期记录产生之日后的5年。 如果个人征信有逾期记录,也不要太着急,如果不是很多次的逾期记录,一般影响不是很大,而且银行比较看重近两年的征信,只要近两年没有逾期还是可以申请贷款或者信用卡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