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合同违约纠纷
2023-07-25 00:4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定金条款无效情形有:
    1.合同当事人有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2.合同是基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签订的;
    3.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 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形包括:
    1.当事人约定的定金金额超出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
    3.违背公序良俗的无效;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 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形有:
    1、订立合同主体不合格;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3、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三人利益的;
    5、以合法形掩盖非法目的;
    6、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