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关于交通事故,腿骨折可以定为几级残疾

交通事故赔偿
2023-07-25 08:04: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一般是评不上伤残登记的;但如果骨折后行内固定手术,可以评定为9级伤残。而要是没有行内固定手术,可以评定为10级伤残。交通事故伤残指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疾。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I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 法律分析: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一般是评不上伤残登记的,如果骨折后行内固定手术,可以评定为9级伤残。而要是没有行内固定手术,可以评定为10级伤残。交通事故伤残指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疾。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I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法律依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第一条
    1、视力残疾分级标准:按视力和视野状态分级,其中盲为视力残疾一级和二级,低视力为视力残疾三级和四级。盲:一级,无光感~<
    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
    0.02~<
    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
    0.05~<
    0.1;四级,
    0.1~<
    0.3。
    2、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dB HL,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交流等活动上极重度受限;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
    3、言语残疾分级标准:一级: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语音清晰度小于等于10%;二级: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1%~25%之间;三级:可以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音清晰度在26%~45%之间;四级:能进行简单会话,但用较长句表达困难,语音清晰度在46%~65%之间。
    4、肢体残疾分级标准: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四级: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5、智力残疾分级标准:极重度:25,<20;重度:116分,26~39,20~34;中度:106~115分,40~54,35~49;轻度:96~105分,55~75,50~69。
    6、精神残疾分级标准:一级:WHO-DAS值大于等于116分,适应行为极重度障碍;二级:WHO-DAS值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三级:WHO-DAS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四级:WHO-DAS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
    7、多重残疾分级标准:按所属残疾中残疾程度最重类别的分级确定其残疾等级。
  • 交通事故小腿粉碎性骨折属于几级伤残需要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之后才能确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