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合同审查
2023-07-26 10:58: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为:
    1、签订合同的明书主体具有民事能力与资格;
    2、合同的签订是在其自愿、平等性达成的真实意思表示;
    3、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一、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1、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如下:
    (1)双方当事人应具有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2)当事人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标准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4)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互为有偿;
    (5)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的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民法典合同有效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合同标的决定着合同权利义务的质和量,没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积极的意义,应归于无效。
  • 合同的有效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双方或多方订立合同;
    2、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
    3、合同的成立应分为两个阶段:要约和承诺;
    4、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5、合同当事人的意思是真实的;
    6、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7、合同必须具备法律要求的形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