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咨询劳动争议需要哪些证据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7-27 20:44: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对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应当提供以下证据: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3、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需提交的证据有: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2、原告应提交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书等相关证明;
    3、证明双方当事人劳动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上岗证等;
    4、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计算劳动报酬和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依法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5、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劳动纠纷中的下列证据必须保留: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能证明双方主体资格的证据,例如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以及其他能用来支持本人的主张的证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