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作关系和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

2023-07-28 09:44: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区别:
    1.劳动关系的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与个人。劳务关系的双方可能都是个人。
    2.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隶属关系,而劳务关系的双方则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3.劳动关系支付报酬的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工资,有规律性。劳务关系多为一次性的或按阶段按批次支付。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是有区别的,区别包括:
    1.劳动关系的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与个人,劳务关系的双方可能都是个人。
    2.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隶属关系,而劳务关系的双方则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3.劳动关系支付报酬的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工资,有规律性。劳务关系多为一次性的或按阶段按批次支付。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合同劳动关系的区别是:
    合作关系是利益共享关系,而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劳动者与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的关系。
    合作关系适用法律是《合同法》和《民法通则》并受其调整。
    劳动关系适用法律是《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并受其调整。
    劳动关系最主要的特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雇佣关系,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用人单位应承担支付劳动者工资待遇,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义务。
    而合作关系主要受双方之间的合作合同所调整,合作方应依照合同约定,进行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二者间不存在身份上的隶属性。
    雇佣劳动关系之间的区别是:
    1.关系主体的范围不同:
    2.关系主体间的地位不同3关系适用的法律性质不同:
    4.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不同;
    5.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受到人身损害后, 相对方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同;
    6受国家公权力的干预程度不同;
    7.关系的稳定性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