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规定解决合伙纠纷的问题

合伙企业
2023-07-28 12:16: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合伙纠纷是指合伙人之间因权利和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解决当事人争议的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但适用的范围不同。如果涉及争议引起治安纠纷,也是可以报警处理的。
    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适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采取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仲裁实行自愿原则,只有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仲裁。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人民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或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法律分析

    合伙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合伙协议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一百零三条 合伙人违反合伙协议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合伙人履行合伙协议发生争议的,合伙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合伙协议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法律分析:合伙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合伙协议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七条 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第九百六十八条 合伙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
    第九百六十九条 合伙人的出资、因合伙事务依法取得的收益和其他财产,属于合伙财产
    合伙合同终止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