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劳动者因操作失误造成机器损坏,需要赔偿吗?

财产损害赔偿
2023-07-28 16:30:5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
    1、是否全赔,需要看劳动者的过错是否是导致机器损坏的唯一原因,如果是,那么就必须全赔。如果还有第三人或单位对此也负有一定的过错,劳动者可以主张要求对方与己方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2、公民、法人因为过错给国家的财产、集体的财产、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应当承担责任。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承担责任。
    3、公民、法人损坏了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财产,应当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 受害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侵害人应当赔偿。
    4、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损害的,应当由二人共同承担责任。
    5、受害人对于损害发生也负有过错的,侵害人可以要求减轻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零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法人组织解散:
    (一)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出资人或者设立人决定解散;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一十七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第一百三十条 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条 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 法律分析: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如果违反相应的操作规程,造成机械损坏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可从工资扣除,但不超过工资的20%。
    另外,公司若有规定,如员工管理规定、奖惩规定、操作规范等,因员工失误操作导致机器报废时,员工需承担相应的赔偿,也是合法的。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用人单位损失赔偿根据实际损失计算,也就是直接损失,不包括还没取得的利益。比如劳动者因为自己的重大过失将机器弄坏了,那么就只赔偿机器的损失,不得要求赔偿机器坏了而导致无法生产的损失。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